MATERNAL & CHILD HEALTH

新生儿夏天该穿长袖还是短袖?

当前位置: 【爱帝宫】深圳月子中心 > 月子资讯 > 新生儿>新生儿护理> 原创: 爱帝宫        时间:2025年09月04日    人气:139

夏天一到,新手妈妈群里讨论最多的就是“新生儿穿衣”:30℃的天气,到底给宝宝穿长袖还是短袖?穿少了怕着凉,穿多了怕捂热,尤其是看着宝宝动不动就出汗的小脑袋,更是纠结得不行。其实,新生儿夏天穿衣没有“非长即短”的标准答案,关键是根据宝宝的生理特点、环境温度和实际需求来判断,今天咱们就从科学护理的角度,聊聊怎么给新生儿穿得舒服又安全。



一、新生儿的“体温密码”:为什么夏天穿衣更纠结?


新手妈妈总说“宝宝没有夏天”,其实不是宝宝怕冷,而是他们的体温调节系统还没“上岗”。新生儿的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,皮下脂肪薄,皮肤表面积相对体重比成人更大,这意味着他们既容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变热,也容易因外界凉爽而失温。

就像咱们大人夏天待在空调房里会觉得冷,新生儿如果穿太少,空调冷风直吹可能受凉;但要是在35℃的室外穿长袖,又可能因为散热差捂出热疹,甚至引发脱水。所以纠结“长袖还是短袖”的背后,是新手妈妈对宝宝体温平衡的关心——这种小心翼翼,每个刚当妈的都深有体会。


1. 新生儿体温调节:比成人“敏感”10倍


《美国儿科学会育儿指南(第7版)》提到,新生儿出生后体温会在1小时内下降2-3℃,之后逐渐稳定,但他们的产热能力弱、散热速度快,环境温度波动1℃,宝宝体温可能跟着变化0.5℃。比如室温28℃时穿长袖,宝宝可能体温升到37.5℃(轻微过热);室温24℃穿短袖,又可能降到36℃以下(体温偏低)。

这也是为什么咱们摸宝宝手脚总觉得凉——他们的四肢末端血液循环差,手脚温度比核心体温低2-3℃,不能作为判断冷热的标准。真正该关注的是后颈和后背:温热无汗,就是穿对了;黏糊糊出汗,说明穿多了;冰凉干燥,则可能穿少了。


二、判断“穿对了”的核心:比“长袖短袖”更重要的3个原则


纠结长袖还是短袖前,不如先记住这3个原则:宝宝的舒适度>衣服长短,环境温度>主观感觉,材质透气性>款式好看。掌握了这些,不管穿长袖还是短袖,都能让宝宝舒服又安全。


1. 以宝宝体温为准:别用“妈妈觉得”代替“宝宝需要”


很多妈妈夏天给宝宝穿长袖,是怕“吹到风”,但其实宝宝是否觉得热,要看他自己的表现:

✅ 穿对的信号:后颈温热,皮肤光滑无汗,吃奶、睡觉安稳,哭声响亮有力;

❌ 穿多的信号:后颈出汗,头发潮湿,额头、脖子起热疹(红色小颗粒),烦躁哭闹,吃奶时满头大汗;

❌ 穿少的信号:后颈冰凉,手脚发紫,打喷嚏,吃奶时嘴唇发绀(发紫),哭声微弱。

比如咱们抱着宝宝喂奶时,妈妈的体温会传递给宝宝,这时候就算穿短袖,宝宝也可能因为“叠加温度”而热,需要及时减衣;相反,宝宝自己躺婴儿床时,散热快,穿长袖反而能护住肩膀、肚子这些易受凉的部位。


2. 环境温度为基:26℃是个“黄金参考线”


根据《中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指南》建议,新生儿适宜环境温度为22-26℃,夏天可以结合具体温度穿衣服: